我国的清真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清真饮食的起源,应该说和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是同步的.清真饮食是依照伊斯兰教法而形成的穆斯林的生活必需品。
千百年来,由伊斯兰的饮食律例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中国清真饮食文化.作为一种共同的风俗习惯和反映共同文化的心理素质,维系着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少数民族的民族情谊,是形成信教群体凝聚力的内力。可以说,清真饮食文化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民族以“食”表达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一、清真饮食文化作为一种物质文化,实用价值就是本身的养生和保健功能
中国穆斯林大多聚居西北地区.由于地域的原因和根深蒂固的信仰传统.他们认为“食之物有善者,有不善者:有洁者,有不洁者。食性善之物,则益人之善性;食恶性之物,则滋人之不洁之性。因此,西北地区的穆斯林遵从《古兰经》的规定,并经过长期的沿袭和发展,养成了有选择地享受‘佳美食物’而远离并严禁吃‘污秽食物’的习惯,强调食物本身的养生和保健功能”。
在西北穆斯林清真饮食的诸多禁忌中,有四种物品禁忌严格,即猪肉、自死之动物、血液和酒,其中尤以猪肉。
在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仅不食猪肉,甚至连非穆斯林用过的餐具、非清真餐馆都是敬而远之的。在西北地区.伊斯兰各民族的聚居区,禁酒也比较严格,无论是白酒、红酒还是啤酒一律都不准饮用,即使有非穆斯林来客,主人一般也不敬烟酒,同时也忌讳拿烟酒做礼物送人。喜庆节日,招待客人一般以茶代酒。从医学角度看,不喝酒,特别是不酗酒,对人的身体健康是极有益的。清真饮食因特别讲究卫生、注重营养和保健而表现出高质量的实用价值。
二、清真饮食文化有巨大的旅游功能
“旅游资源的特色是衡量一种旅游资源对游客吸引力大小的重要因素,是旅游资源的灵魂。作为重要人文旅游资源的中国清真饮食文化.它的特色就在于‘清真’二字”。“内在的清真”与“外在的清真”使清真饮食在材料来源、制作过程等多方面都有所保障。旅游一般来说较消耗能量,旅游者必须通过干净、可口的饮食来弥补生理上的消耗。因此,旅游者对饮食的要求首先表现为对卫生的重视,清真饮食正好可以在这一点上满足所有旅游者的需要,使其吃得放心。“如果让旅游者在放心品尝干净的清真食品的同时,还充分认识到它独特的营养、保健、长寿功能,那么,作为旅游资源的清真饮食,必将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特别是对那些以医疗保健为目的的中老年旅游者、海外旅游者、高收入旅游者,以及对饮食文化有着特别兴趣的文化知识型旅游者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旅游者的饮食行为超越了仅仅满足食欲的物质性需求阶段,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精神需求。如果使旅游者在良辰美景中享受清真美味佳肴时.既能观色赏形,闻香品味,又能从中体验异域的饮食文化.这将是对清真饮食文化旅游功能的深层次挖掘。由于地域性差异,我国清真饮食品味多样,各具特色:甘宁一带的蒸羊羔肉,鲜嫩香美,清新爽口:历史悠久的烩羊杂碎,佐料丰富,色美味香:陕西的羊肉泡馍,肉烂汤浓,香气诱人;兰州牛肉拉面,汤清面精,味道绝佳;还有炸油香、馓子、粉汤等。回族人喜欢品茶,特色的盖碗茶品种多样,口感地道,保健养颜.闻名全国,共同组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清真饮食文化。这些多样性的清真饮食文化,正好符合广大旅游爱好者品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风味食品的物质文化需求.使旅游者在享用风格迥异的清真食品时,得到极大的精神满足。因此,充分认识中国清真饮食文化的旅游价值,开发清真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将其推向旅游市场,具有重要的、积极的意义。